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 / 萬維鋼

文章: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

作者/萬維鋼.精英日課   原文網址
延伸參考:強者交友法則優秀的人憑什麼要和你在一起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1:
馬斯洛的理論說,人的需求像個金字塔,是有不同層次的。底層是生理和安全,往上是愛、尊重和自我實現。滿足了底層的,就會有高層的需求,就好像羅胖說的“等錢多到沒意義了,別的意義就出來了”。

馬斯洛的理論一直有爭議,但是你得承認,它很好地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的人認為最微小的物質也比什麼都重要,有的人卻追求自我實現。他們之間的差別,當然不僅僅是錢多錢少,更重要的是顯然是認知上的。

這個認知不是智商。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樣,是正常分布,再高對高不到哪去;可是人的成就卻是幂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練和正反饋責累的結果- -差距如同雲泥。
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的資源都拿走,他想必還是能像穿越小說裡的主人公一樣幹一番大事,因為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智識。

智慧和見識。大人物應該有什麼樣的見識呢??



2:
美蘇冷戰期間,雙方曾經有過一些表示友好的舉動,比如在對方國家辦展覽。1959年蘇聯搞了個美國展,其中展示了美式的大房子,裡面有各種家用電器。蘇聯宣傳說這種生活是一般美國人享受不到的,但其實那就是美國普通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沒錯。電冰箱早在1920年就亡經在美國家庭普及了。
當時尼克森作為美國副總統訪問聯,跟赫魯曉夫一起參觀了這個美國展。二人走進美式樣板房,尼克森看裡面有個洗衣機,他找到了一個話題靈感。
尼克森說:咱們兩國為什麼非得搞火箭競爭呢?咱競爭創造洗衣機不是更好?
可是赫魯曉夫有完全不同的思路。赫魯曉夫說:你們美國人不要以為蘇聯人沒見過洗衣機,其實我們蘇聯每個新房都有洗衣機- -而且我們的洗衣機都是一樣的,不像你們資本主義美國搞各種不同型號的洗衣機,這不純屬浪費嗎?

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廚房辯論』,尼克森因為這個辯論拿到了很高的形象分。現在我們可以判定,赫魯曉夫在這場辯論中完敗。中間有個小花絮是尼克森說美國將會讓每個家庭都擁有一輛汽車,赫魯曉夫可能太過急於找回場子,竟說那蘇聯就能讓每個家庭都有一架飛機!尼克森馬上反問,你想把這些飛機停在哪?

1959年的世界,各國正在從傳統向現代演變。赫魯曉夫在別的方面可能才智過人,在一個更傳統的場合肯定游刃有餘- -但是面對『現代世界』,竟然沒有一個最基本的見識。

這是因為現代化的見識不是常識。

3 :
就算生活在發達國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現代化思維。

美國社會學家Herbert Gans曾經有個研究,比較了波士頓工薪階層和精英階層的文化差異。他發現工薪階層的一個特點是只相信自己的親友,而非常不信任外部世界,甚至可能對陌生人有一種自發的敵意。他把這些人稱為『都市村民』住在都市裡,卻仍然是村民思維。

對比之下,中產和精英階層的人沒有那麼強烈的親緣意識,他們很容易跟陌生人合作,而且非常信任辦事規則。

對比今日的中國這個現象不是很明顯嗎?小城鎮裡人們特別講親屬和熟人關係,沒有關係寸步難行,這也是為什麼有理想的年輕人非得去大城市!什麼叫發達?什麼叫精英?真正的差異是思維模式。

像這樣的差異我們還可以列舉很多- -請允許我用『精英』和『普通人』來標記這兩種思維。

-精英能夠理解複雜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處理使用簡單形象思維。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懼未知。
-精英能夠長遠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注重個人選擇和自由- -尼克森正是用這一點說明為什麼美國需要不同型六的洗衣機,而普通人認為別人應該和自己一樣。
-精英擁抱改變,而普通人拒絕改變。
-精英和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和自己的階層交往。
-精英愛談論想法,而普通人愛談論人和東西。
-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然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精英注重效率,而普通人注重公平。/這個結論來自於2015年的一項新研究,讓受試者玩個遊戲,在兩個選擇中決策:選第一種,二人的總收益會大幅增加,但是分配很不均勻;還第二種,新增收入在二人之間分配更均勻,但是總收入增加得沒有第一種快。結果越是精英人物- -比如耶魯法學院的學生 - -越傾向于選擇第一種,而普通人則更願意選第二種。

現在世界的一個趨勢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這個研究說明精英對此根本不在乎。這也是為什麼『精英』,所謂1%, 在美國已經幾乎是個貶義詞。

問題有於,如果精英比普通人僅僅強在他是個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我完全有權鄙視他們- -可如果精英的成功是基於努力程度和見識水平,那我們的道德優越感還有多大意義呢?

4:
好在在中國,『精英』目前可能還是個好詞。
中國不但跟美國搞了洗衣機競爭,而且正在取勝。在美國中產階級日漸萎縮的這個時代,中國中產階級正在高速崛起。有人說非得有房有車或者年薪百萬才叫中產,在我看來純屬誇張。只要往馬斯洛金字塔的頂層攀登,有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是中產。

我們從來沒給冰箱加過鎖,經常在網上分享家裡寵物貓的照片,無論在工作還是消費上都有多種選擇(更不用說洗衣機型號了),而且正在追求更大的作為。
所以我們想向時代精英學習。既然現代世界跟我們的直覺,跟心靈雞湯,跟寓言故事和成語典故都非常不同,我們就想用精英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理解、玩轉、和改變這個世界。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親身參舉,而最快的辦法則是讀書。
然而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們正好趕上了互聯網時代。

5:
在這個本來是最需要讀書的時代,因為有了互聯網,人們不愛讀書了。

所謂“互聯網知識豐富“,其實是個假象。大多數人在網上接觸到的內容極其有限。如果有關現代化的見識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們每天在新聞、論壇、微博和朋友圈看到的東西,大約相當于海灘上幾個漂亮的貝殼。
最新奇的東西在哪裡?最刺激的東西在哪裡?最野性的東西在哪裡?它們和最有用,最深刻,最高妙的東西一起,在書裡,在小眾刊物裡,在論文裡。想要得到這些東西,通常你得下海。

這些更好的東西沒有流行,一是因為下海需要大量的智識積累和時間成本,二是因為是它們的生產者不知道怎麼跟讀者說話。

海灘上絕大多數貝殼是幫人殺時間,而“得到APP“是幫人省時間~~  (接下來請見原文網址,廣告文~)